接修一台 TCL L39F3320B型液晶彩电,开机后图像正常,伴音无声。顾客反映说,之前开机几分钟后才有伴音,若不关机,声音一直正常,后来声音出现需要的时间愈加长,目前要开机一两个小时后声音才出现。本机有AV输出孔,将该机的音频信号送往正常的功放机,声音一直正常,由此判断该机的功放电路没问题。该机使用D类功放TPA3110D2,简图如图1所示。
检查功放芯片的24V供电,正常。把输入芯片③脚和②脚的L、R信号送往正常的功放机,声音正常,这说明前级电路正常。下面检查静普电路,芯片的①脚是静音端,低电平有效;②脚是问题信号输出脚,假如芯片过流、过压、过载或超温,则②脚输出低电平。在本机中,①、②脚连在一块, 即②脚输出低电平常也会静音。Q105 是静音控制管,其b极有两路控制信号:一路是CPU输出的高电平静音信号,经R159使Q105导通,芯片因①脚为低电平而静音;另一路由Q109输出上电静音信号,开机后,24V供电一路经D100B给C167充电,因为导通的D100B内阻非常小,充电几乎瞬间完成,另一路经R157给C175充电,此时D100A是截止的,充电回路的内阻较大,因此在上电瞬间Q109因b极电压低于e极而导通,Q105随即导通,芯片因①脚为低电平而静音。当C175充电结束后,Q109的b极电压约等于电源电压,此时e极电压低于b极电压,Q109截止,不影响Q105的工作。
D100A 和D100B是为了断电瞬间静音而设,关机时,24V电压跌落,D100A导通,C175通过D100A飞速放电,而此时D100B截止,C167只能经R162缓慢放电,Q109因e极电压高于b极电压而导通,C167.上的剩余电量通过Q109使Q105导通,芯片处于静音状况。
测量芯片的①脚电压,发现开机后电压为4V;按遥控器.上的静音键后,①脚电压降为0V,这说明静音电路工作正常,这个时候测喇叭一端对地 电压为不稳定的3V,细听喇叭里有非常轻微的杂音。用吹风机加热功放电路,十几秒后出现声音,此时喇叭端对地电压升至12V,①脚电压为4.2V。查阅TPA3110D2的数据手册,得知只须芯片①脚电压大于3V,芯片就能正常工作。对比测量无声和正常工作时芯片的各脚电压,除喇叭端对地电压变化非常大,其余脚基本一样,怀疑芯片内部有问题,但换新后问题依然。
为什么在无声音时芯片的①脚会有0.2V的电压变化呢?无声时用示波器测量①脚波形,发现是一个频率为100Hz、 幅度为4V的点状负脉冲;当有声时,①脚波形是一条直线。再往前测试,Q105的b极波形是幅度为0.8V的点状正脉冲,而Q109的c极波形是幅度达22V的正向尖脉冲,Q109的b极的波形如图2所示,说明Q109有个非常短的导通过程。再测CPU输出的静音信号并没尖脉冲,由此判断脉冲信号应该是由Q109产生的。
拆下Q109开机,问题消失。实验发现,拆除D100、Q109和C715,即取消24V上电静音电路,开机时喇叭里并没冲击杂音。
剖析觉得,因为芯片的①脚外加有负向的尖脉冲,干扰了功放芯片的正常工作。另外,因为负向的脉冲宽度极窄,使得①脚直流电压仅减少了0.2V ,所以误判静音电路正常而走了弯路。Q109为什么会输出尖脉冲呢?起先怀疑Q109、D100或线路板有漏电状况,但拆下元件测试都正常。曾怀疑C175有漏电状况,拆下该电容后问题应消失,但换上一只好电容后问题重现,说明问题并不是C175漏电引起的,具体缘由还待各位指点。